學界提倡有教無類。
有教無類,來自孔子的思想,意思是:不分貴族與平民,不分國界與華夷,只要有心向學,都可以入學受教。
孔子的思想,本意是好的,但現代的社會把其意思曲解了。 有些學生無心上學,上課時破壞秩序,但當學校要處分他們,一些家長或外界人仕便指學校應該有教無類。但問題的關鍵是,孔子的原意是教那些有心向學的,當有些現代學生無心向學,還在課堂騷擾有心向學的同學,令他們也學不到。那麼老師及有心向學的同學,是否就要因曲解了的有教無類,便對無心向學的學生無底線地忍讓?
當要求老師有教無類,難道就是要老師盡上一切不是他們的責任,而學生卻可以不負責任?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