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校內比賽,有些很認真的學生參加.他們做了很多預備功夫,比賽時表現也不俗,但最終卻得不到理想的結果,便不高興.而當他們看見認為不及自己的人卻偏偏得到較好成績時,心中特別不憤.
至此,有些會找評判老師理論,老師也慨嘆事後的傾談,比當時做評判的時間更久.
從一個角度看,可說他們不服輸,沒有君子的風範;從另一角度看,可說他們很認真,以致積極地尋求一個公平的結果.
不過他們也許不明白:評判就是主觀的!那來一個絕對公平?
若老師甲是評判,也許他們是冠軍.換了老師乙,也許他們是季軍.要在主觀中尋找自己理想的公平,談何容易?
這就如我的一個朋友,在工作時上司甲對她讚不絕口,但換了上司乙,卻指她一文不值.
這就是現實.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